校第十六届读书节传统文化讲座《考古那些事儿》顺利举办

5月8日下午,由图书馆、人文与外语学院、钱塘区民族团结促进会主办的校第十六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传统文化讲座,在环宇楼T301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浙江农林大学周新华教授作主题报告,来自我校人外、经管、法学等学院和钱塘区部分兄弟高校的多民族学生共2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郎杰斌主持了讲座活动。

讲座伊始,周教授分享了他与考古专业的结缘之路,以及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趣闻轶事,生动有趣的讲述点燃了师生们对考古话题的浓厚兴趣。随后,周教授分享了近20年考古经历从寂寥到爆火的原因,考古专业从过去不为人知,到如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考古调查到野外发掘,周教授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详细介绍考古工作的完整流程,由浅入深,解答了考古学究竟是干什么的、考古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四部分,周教授围绕“考古中的中华文明探源”,作了重点讲解,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历数80多年来良渚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以及良渚遗址对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性。最后,周教授以介绍中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讲座的尾声,以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足证展现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现场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跟随周教授的引领感受一场考古文化之旅,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报告生动有趣,听众兴致盎然。

传统文化讲座作为我校读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倡导文化阅读与深度理解。通过举办此类讲座,丰富师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让师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未来,图书馆将继续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启迪文化思考,引领师生领略中华文明的精髓。

【嘉宾介绍】周新华,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历任浙江省博物馆学术部主任、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副院长,现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教授、茶文化学科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兼任杭州市文史馆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美术考古和浙江地方文史研究,文史双栖,已出版专著32部、合著28部,累计发表各类文字800余万字。近年来致力于考古科普宣传,在浙江省委党校、杭州市委党校、浙江农林大学开设《考古探秘》专题讲座近百场。

 

(编辑:李爱民    责审:孙宏岩      终审:郎杰斌)

阅读 154 次数

新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