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介绍

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81年,20037月,随学校由学院路老校区整体搬迁至下沙高教园。图书馆现有馆舍于200411月在下沙校区正式启用,馆舍工程为邵氏基金赠款第十六批大学项目,故名逸夫图书馆。2009年,东校区图书馆开馆,2个馆舍总面积3.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约3000席。2020年,义乌校区图书馆开馆。

截止20221231日,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64.22万册,电子图书299万册。2021-2022学年,新增订购中文纸质图书3.85万册,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283种。馆藏文献涉及理、工、管、法、文、经、医(药)、哲、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在多学科文献收藏的基础上突出计量、标准化、质量检验、质量管理等特色,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检定规程文献的收藏较为齐全。

图书馆不仅收藏有较为丰富的纸质图书期刊,同时还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订购中国学术期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IELElsevierEISpringer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50多个,通过图书馆主页,每天24小时向读者提供馆藏查询、网络数据库检索、新书推荐等服务。图书馆局域网网络以光纤为主干,百兆到桌面,所有交换设备均采用H3C系列。目前,用于图书馆信息系统的HP服务器共有10余台,分别应用于馆藏数据库管理、WEB服务、OPAC检索服务、视频服务、数字资源管理、电子阅览室管理及门禁系统管理等各个方面,拥有业务、办公及服务用计算机约200多台,配备容量186T的全光纤数据存储系统。

图书馆设有流通阅览部、文献建设部、参考咨询部、信息技术部、党政办公室5个业务部室。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理念,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图书荐购及借购、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收录引用鉴证、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建成了涵盖空间、资源、服务的多个系统平台,读者可通过手机、平板、台式机等各类终端在线检索馆藏纸本及电子资源、利用图书馆各类服务,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持续拓展图书馆服务,提升图书馆整体影响力。

为助力我校学科建设,加大学科服务力度,定期跟踪ESI数据的更新,撰写《ESI科研学科分析报告》和《ESI快报》,对我校科研高产出的学科分布情况、被引频次在相应学科处在全球范围内的前百分比、各ESI学科国内高校排名情况,各ESI学科高贡献科学家情况等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校优势学科的发展情况,对我校进入全球机构前1%的潜力学科做出分析。引进查收查引系统和新生教育三维建模系统,提升为师生信息服务的工作水平,力求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以建设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信息服务系统为目标,开拓创新,办出特色,延展服务空间,拓展服务内涵,抓好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服务师生需求两项任务,助力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同时,以其搜罗宏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成为中国计量大学学子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场所,传播知识的圣殿,孕育人才的第二课堂。现代信息服务环境下的图书馆员也将以忠诚的敬业精神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引导大家度过在中国计量大学的求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