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读书节“爱因斯坦和宇宙大爆炸”科普文化讲座顺利举办

428日晚,中国计量大学第八届读书节科普文化讲座在闻厅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北京师范大学何香涛教授做了主题为爱因斯坦和宇宙大爆炸的精彩报告。来自量新、机电、计测、理学、质安等学院的40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图书馆郎杰斌副馆长出席了本次讲座。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是怎样造就宇宙的?有哪些观测事实支持大爆炸理论?宇宙要往什么方向演化?近代观测宇宙学的一系列成就与挑战,有没有更合理的宇宙演化学说?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何香涛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做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

何教授指出,宇宙究竟怎样诞生、到底有多大等问题曾一度困扰一代代科学家,直至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是动态的;哈勃通过望远镜发现星系间距离越来越远,宇宙在膨胀。在这些理论和发现基础上,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的一个原始原子,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我们的宇宙。进而他介绍了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测证据:哈勃定律、微波背景辐射、元素含量。最后何教授详细剖析了宇宙的演化史、反物质是否存在等问题,介绍了引力波、暗能量等相关概念,以及超越爱因斯坦项目的开展情况。

在互动环节,聆听讲座的同学向何教授请教了关于光速、反物质、引力波以及天体物理理论等方面的问题。何教授对这些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并表示,同学们的提问水平很高,对天文物理有一定的研究。作为天文学领域的资深学者专家,他对我校学生的科学求知精神和学校学风高度赞赏。

讲座结束后,部分同学意犹未尽主动走上主席台,向专家请教问题、索要签名和联系方式,何教授对同学们的要求一一满足。最后,何老师饶有兴致地与同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科普文化讲座是我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邀请国内高水平科普专家做科普讲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大学生科学素养,浓厚校园学术氛围。

【相关链接】何香涛教授,是中科院科普演讲团成员,国际天文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方面的研究工作。1984年被国家首批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国天文学会国际合作观测奖。两次获国家科普创作奖。1990年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阅读 3324 次数

新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