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伴随着校庆30周年计量史馆、校史馆开馆仪式的举行,计量史馆迎来了首批嘉宾、师生校友的参观,标志着图书馆承担的计量史馆的筹建工作顺利完成。
计量史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30周年校庆弘扬计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2007年10月,按照学校《中国计量学院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的要求,图书馆承担了计量史馆的建设任务。根据建设要求,图书馆积极组织成立计量史展馆建设工作组,组织专人负责查阅国内计量史相关内容资料,落实计量史资料的收集调研,专程赴上海拜访计量史专家关增建教授,和到济南山东计量科学研究院古代度量衡博物馆调研;积极落实计量史馆场馆建设招标,确定计量史馆实物仿制的招标采购,仿制了新莽铜嘉量、沈括浮漏、日晷、秦始皇诏铁权、商鞅方升、新莽卡尺等大小八套实物;确定计量史馆包括新莽铜嘉量、指南车等3D演示视频的招标采购;根据建设规划定制了2.7×1.5米的浮雕一幅。展馆内容框架提请专家审阅,同时在计量史馆的入口制作了计量史馆定位点标示,其中经纬度指标精确到秒后面小数点五位,定位达到毫米级,体现计量精准的理念。
整个计量史馆以图文并茂展板、3D视频和计量标准器具实物陈列等形式,展示了传统计量的形成、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传统计量理论成型、传统计量的发展、传统计量走向近代计量和近现代计量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完整地反映了中国传统计量的演变和近现代计量的发展。同时为丰富计量史馆内容,浓厚校庆气氛,图书馆主动与山东计量科学院联系部分古代度量衡实物巡展。三十周年校庆期间,计量史馆展示了山东计量科学院提供的战国环权、秦权等古代计量标准器具珍贵实物15件。通过积极努力,使计量史馆让参观者能深入理解“计量”二字内涵,更真切地感受到计量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计量史不仅仅是关于计量的科学史,更是一个特殊层面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史。